PAM常見的有陽離子、陰離子、非離子、兩性離子聚丙烯酰胺四種類型。給水上多采用非離子和陰離子型,但是有限值的要求,飲用水中丙烯酰胺單體含量應小于0.5μg/L。污水上那就不分那么詳細了,各種類別只要合適,你敞開了用。PAM外觀上有粉劑和膠體兩種。粉劑為白色或微黃色,PAM含量88%以上;膠體多為無色或微黃色透明體,PAM含量8-9%;粉劑用的多,畢竟便于運輸。
PAM可以在堿性環境下發生水解,水解使得原有呈卷曲狀的分子鏈展開,進而可以增加吸附架橋的能力。水解形成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鈉的共聚物,而丙烯酸鈉容易電離進而呈現負電荷。一般水解度不宜大于30%,否則負電荷量過大,不利于對陰離子膠體的吸附,而這個水解度一般與水解時間、水解溫度、氫氧化鈉的濃度有關。所以說,無論什么類型的PAM,對正負電荷的膠體顆粒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去除功效,不是說陽離子型的只能針對負電荷膠體。
聚丙烯酰胺分類:
1)陽離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
一般通過引入基團的方式構成陽離子型,該基團大多屬于季銨鹽(DMDAAC、DAC、DMC等),由丙烯酰胺單體(AM)與帶有雙鍵的季銨鹽(陽離子單體)反應形成共聚物,該共聚物在溶液狀態下呈現出陽離子特性,即帶正電。分子量為800-1500萬,適宜pH為1-14。常用于處理帶負電荷、含有機物的廢水絮凝處理;由于活性污泥表面通常帶有負電荷,同時具有電中和作用,可用于污泥的濃縮與脫水,但要注意當pH過高即堿性過強時,效果不佳。另外,該類型的單體(AM)殘留含量高,故不用于給水處理上。
2)陰離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
APAM常見的合成方法有:均聚后水解法、均聚共水解法、共聚法、反相乳液聚合法、沉淀聚合法等?赏ㄟ^PAM水解形成APAM,也可通過聚合形成,即由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鹽共聚而成。分子量為600-2500萬,適宜pH為7-14,在中堿性環境下呈高聚合物電解質的特性。常用于pH為中堿性的生活污水絮凝處理,以及帶有正電荷的鋼鐵廢水、冶金廢水等的絮凝處理。當然了,用于酸性很強的環境時,效果不佳。
3)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
NPAM基本就是PAM,它基本不帶電,從某種程度上分子鏈之間不存在什么電荷斥力,所以分子鏈可能是卷曲而非筆直的,因此它的絮凝性能有限。
4)兩性離子聚丙烯酰胺,兩性離子聚丙烯酰胺是由乙烯酰胺是和乙烯基陽離子單體丙烯酰胺單體,水解共聚而成。經紅外線光譜分析,該產品鏈結上不但有丙烯酰胺水解后的“羧基陰電荷,而且還有乙烯基陽電荷。因此,構成了分子鏈上既有陽電荷,又有陰電荷的兩性離子不規則聚合物。
聚丙烯酰胺使用注意事項:
1)雖說PAM易溶于水,但是當其濃度超過10%時,就變成了膠體狀,流動性變得很差,此時如果再往里面投加PAM粉末,則溶解過程難以持續。國標里是這么規定的:陽離子型的最大溶解時間不超過60min,陰離子不超過90min,非離子型不超過120min。
2)大家對于PAM的投加基本上采用的大都是三聯箱的一體化PAM自動投加設備,我想了想,可能主要原因是:這東西有粘度啊,不好配,一不小心都弄得渾身黏糊糊的,不像PAC那樣,基本同水一樣的粘度系數,于是呢,就懶省事吧。
3)PAM配置濃度宜為1%左右,其投加濃度宜為0.1-0.3%,污水上投加量一般為1-2mg/L。